由图腾公司与深圳儿童医院合作的癫痫临床项目正在进行中,在之前与广医二院合作中,我们已经取得了相对理想的结果:针对难治性癫痫有显著功效,且有效率已经明显高于目前的药物治疗,对身体无副作用。为什么脆弱拟杆菌BF839能够为癫痫治疗带来曙光呢?
相比于儿童自闭,小儿癫痫的治疗方式相对来说可选择的多一些。但是,正如大多数患儿家长所担心的那样,长期的药物治疗可能导致孩子智力发育迟缓,且对病情改善的效果也因人而异,存在耐药性。
癫痫为什么和肠道菌群有关呢?肠道菌群失调可能会引起LPS(脂多糖,一种坏菌的代谢产物)分泌增多,从而导致肠道粘膜渗透性增加,LPS会进入血液引发炎症,导致一些炎症性细胞因子产生,促进免疫活化。外周产生的这些炎症因子,可能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(HPA轴),作用于血脑屏障,增加其渗透性,并允许这些促炎细胞因子最终进入中枢神经系统。
从这点来考虑,国内外有很多学者在做调查研究的时期,会考虑益生菌治疗。尤其是在做生酮饮食研究时,也有一些发现。美国医学杂志《Cell》曾经发表了一项研究:在小鼠中证实生酮饮食(KD)的抗癫痫作用是由肠道菌群所介导,KD富集的Akk菌(阿克曼菌)和副拟杆菌有关键作用。研究还发现这两种菌的互作降低了菌群的γ-谷氨酰转肽酶活性,从而减少血液中的γ-谷氨酰氨基酸、提高海马内的GABA/谷氨酸比值,进而起抗癫痫作用。
而对于人体肠道菌群的调查研究发现,一般患病人群中厚壁菌门、拟杆菌门的丰度会减少。对于脆弱拟杆菌张季阶教授是这样说明的:脆弱拟杆菌BF839占比32%,是衡量人体健康的重要指标[1]
从“菌肠脑轴” 理论的角度来说,益生菌可以降低癫痫的发作以及共患病。但并不是所有的益生菌都对癫痫起效。比如,这也是大部分人都疑惑的问题:既然益生菌有作用,为什么酸奶不能治病?
酸奶中的益生菌数量少,因储存条件等活菌数量也会变少,且常添加的是乳酸杆菌等,这些都属于一代益生菌,对于免疫、神经、内分泌系统的改善仅有微不足道的作用,所以无法作为治疗疾病的益生菌选择。
早在多年前,国外有文献曾经表明,脆弱拟杆菌可以治疗自闭症。但当时脆弱拟杆菌BF839却不为多数人所知,而今我们又惊喜地发现,它可以干预癫痫,成为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的新方向。
在与广医二院的癫痫项目合作中,对于癫痫实验对照结果来看,经过4个月治疗和12个月随访结果显示:经脆弱拟杆菌BF839干预,癫痫患者发作减少≥50%的比例为61%,月均中位降低百分比为53%[2]
为什么这段时间孩子病情反复?
这说明益生菌已经起效了。癫痫患儿的肠道中有害菌占据主导,而脆弱拟杆菌BF839作为有益菌进入后,会与有害菌作斗争。有害菌在消亡时候会释放大量毒素,所以病情会有反复。
对蛋白过敏能够服用吗?服用过程中出现过敏是怎么回事?
如果不是严重过敏是可以用的,产品已经做过脱敏处理,一般轻微过敏是可以服用的。另外,服用过程中出现过敏是因为“赫氏消亡反应”,20%的人可能出现这种调理反应,一周之内可以自行消除,不属于副作用。
参考文献:
[1]张季阶,一株无毒脆弱拟杆菌的分离鉴定[J],宁夏医学杂志,1991,13,(4):216-218
[2]邓宇虹, 脆弱拟杆菌(BF839)辅助治疗难治性癫痫有效性的初步临床研究,癫痫杂志,2021,7(4):288-295
版权声明:本文为《图腾生命科学》(微信号:totemlife)原创,未经授权谢绝转载,欢迎转发朋友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