癫痫(epilepsy)是一种慢性脑部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一组反复发作的疾病。在临床上,主要表现为短暂的脑部功能紊乱引起的一系列症状,如意识丧失、抽搐、情绪波动等。目前,癫痫的确切原因尚不完全清楚,但一般认为主要与遗传、脑部损伤、感染、代谢紊乱等因素有关。
癫痫的发病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1. 遗传因素:很多研究表明,癫痫与遗传有一定的相关性。如果家族中有癫痫病史,患者患病的风险会增加。
2. 脑部损伤:脑部的外伤、炎症、肿瘤、缺血等情况都可能引起癫痫的发生。
3. 代谢紊乱:代谢异常如低血糖、肾功能障碍、甲状腺功能亢进等都可能导致癫痫的发作。
4. 感染因素:某些病毒感染、寄生虫感染、脑膜炎等都可能造成癫痫的发生。
年轻人容易发病的症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1. 缺乏集中注意力:年轻人由于学业、工作等压力较大,容易导致注意力分散,从而容易出现癫痫发作的情况。
2. 情绪不稳定:年轻人在面对生活中的挫折、困难等时,往往会情绪波动较大,这也是促发癫痫发作的一个重要因素。
3. 饮食不规律:年轻人由于生活节奏较快,可能会导致饮食不规律,缺乏必要的营养,影响大脑神经元的正常活动。
4. 过度疲劳:长时间的熬夜、工作、学习等都会导致大脑神经元兴奋性增加,容易引起癫痫的发作。
5. 遗传因素:如果家族中有癫痫病史,年轻人患病的风险会明显增加。
综上所述,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,虽然其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明确,但合理的饮食结构、规律的作息时间、适量的运动锻炼等都可以降低发病的风险。尤其是年轻人,要注意保持心态平和,避免过度疲劳,保持饮食规律,及时就医治疗,定期复查,对于癫痫的防治至关重要。
总体来说,癫痫是一种神经系统的疑难杂症,它的发病机制也十分复杂,目前针对它有多种的治疗手段,比如药物治疗、手术以及膳食模式和肠道微生态治疗等。其中,近年来肠道菌群干预是癫痫治疗的新武器,根据临床试验以及实际应用中,口服相应的菌株不仅可以协同药物治疗减轻发作,同时可以改善共患病,改善患儿的生长发育。
其中,2021年《癫痫杂志》上发表了一篇临床试验论文《脆弱拟杆菌(BF839)辅助治疗难治性癫痫有效性的初步临床研究》,入组患者是平均用药3.8种,病程5.5年,其中接近50%的患者是不明原因性癫痫。入组后在药物基础上使用脆弱拟杆菌BF839协同干预4个月后,发现有效率为61.1%(发作减少50%),发作频率中位降低为53%,并且发现对患者的认知、食欲、体重、情绪、睡眠等都有改善,而且帮助提升体质,减少入院次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