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,其特点是反复发作的癫痫发作。对于癫痫患者来说,饮食管理是疾病管理的重要方面。
癫痫疾病患者出现营养障碍,多为营养不调,例如癫痫发作频繁,特别是在癫痫持续状态时,由于高热、缺氧、呕吐、脱水、酸中毒等,会造成营养素消耗增加,而患者在癫痫发作后又多会进食过少,这样就会使患者的营养摄入不足,最终导致癫痫患者营养失调。另一方面:一些抗癫痫药物的使用也会影响患者营养物质的代谢,诱发营养不良。因此,对癫痫患者来说,营养干预也是重要治疗方法之一。
如何避免营养失调?
1、均衡饮食
癫痫病患者每天所要的能量、蛋白质其实与正常人群大致相同,做到合理营养。合理营养是指蛋白质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、纤维素、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都要摄入,不是越多越好,但应减少糖类、提高脂肪的摄入,脂肪的摄入量可达整体饮食供能的60%左右,应荤菜为主,同时应避免“暴饮暴食”,以八成饱为佳。
2、避免饮水过量
饮水过多也是其实诱发癫痫的一个重要因素,饮水过多主要是指短时间内的大量饮水。其实一般的饮水量并不会引起发作,有部分神经专家认为癫痫病发作起自间脑,有经过实验证明间脑是人体的水调节中枢,因此可知饮水过量会使间脑负担过重,从而会导致癫痫病的发作。所以癫痫病患者们含水量高的瓜果最好是要限制些。
3、充足睡眠7-8小时
过度劳累会加快全身肌肉的代谢,使体内乳酸发生堆积,血液浓度偏酸性;脑力劳动过度,可增加脑局部乳酸,降低PH值,对大脑细胞的正常活动造成影响,发生异常电活动,诱使病症发作。
近年来,国内外研究学者发现肠道微生态与大脑之间存在着很多联系,人体肠道微生物、肠道神经系统、自主神经系统、中枢神经系统组成复杂的信号网络系统,成为微生物—肠—脑轴。现代微生态学发现肠道菌群的变化与感染性疾病、肠道慢性炎症性疾病、过敏性疾病、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密切相关,而多种因素(包括疾病)对肠道菌群的建立和演替具有重要的影响。
癫痫患者往往会伴随有胃肠道症状,如腹痛或腹泻。然而,其内在机制尚不清晰。很多研究发现,癫痫患者及癫痫动物的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发生了改变。在土耳其医学家的研究中,癫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之间的密切关系,高达60%的病例中癫痫的病因具有特发性这一事实表明,肠道菌群可能在癫痫的病因中起作用。
2019年广医二院邓宇虹团队开始陆续招募难治性癫痫患者,2021年发表论文《脆弱拟杆菌(BF839)辅助治疗难治性癫痫有效性的初步临床研究》。入组患者平均3.8种药无效,病程平均5.5年,月均发作频率中中位数为18.6次,属于难治性癫痫。添加脆弱拟杆菌BF839治疗,试验4个月后试验统计显示:有效率为61.1%(发作减少≥50%)。大部分患者是第二个月开始起效,第三个月逐渐明显。BF839有效率为61.1%,中位降低百分比为53%,其中A类重度发作改善最为明显,为74.8%。